作者简介:汪增洋,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献来源:《中国农村经济》2024年第10期
摘要:科学认识小尺度空间要素流动的演化趋向,对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和细化区域政策尺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小城镇发展空间分化的角度,以城镇化潜力大的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考察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对乡村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小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其到中心城市距离之间表现为“∽”形曲线关系,毗邻省会城市的小城镇具有更快的人口增速。使用夜间灯光数据测度小城镇增长,这种“∽”形曲线关系仍然存在。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圈具有由大都市区、都市区、小都市区构成的多中心空间结构,以及大都市区→都市区→小都市区的演化过程。以自然地理条件和明清时期古城墙规模等数据构造工具变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以县城为核心建设小都市区以及促进其融入(大)都市区有利于促进乡村发展。进一步利用多时点DID模型检验高铁开通产生的扩散效应对县城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区位优势较好、发展潜力大和拥有较大城市辐射力的县城,具有更为明显的规模提升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国家支持都市圈发展、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和提升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都市圈;都市区;小城镇;乡村发展;县城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价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发挥不同层级城市连接和带动乡村发展的作用,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2024年8月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明显加快,一批现代化都市圈逐步培育,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城镇化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仍待提高,一些中小城市和县城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不足,超大特大城市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基于城镇化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国务院关于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依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共同发展,培育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都市圈是叠加城镇化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多重国家发展战略的政策空间。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城乡融合阶段,迫切需要以都市圈为重要载体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不同层级中心城市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在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研究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和演化趋向,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对乡村发展的影响,以及县城在都市圈空间结构中处于何种角色,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和边际贡献
(一) 主要内容
本文基于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对乡村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
第一,以小城镇的人口和夜间灯光数据测度小城镇发展,从小城镇发展空间分化的角度,考察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趋向。研究发现,都市圈具有由大都市区、都市区、小都市区构成的多中心空间结构,都市圈的大都市区优先发展,能够带动以县城为核心的小都市区发展。
第二,采用组合Landscan全球人口分布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测度县城规模,考察促进小城市发展、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对乡村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促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形成多中心都市圈空间结构有利于乡村发展。
第三,利用多时点DID模型检验高铁开通对县城规模的影响,考查县城可通过交通“通道”利用城市辐射扩散效应提升规模。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区位优势较好、发展潜力大和拥有较大城市辐射力的县城,具有更为明显的规模提升作用。
(二) 边际贡献
第一,不同于已有以城市为对象的研究,本文以城镇体系中最底层的小城镇为研究对象,考察小尺度空间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对乡村发展的影响。第二,区别于已有文献主要基于增长和效率目标的研究视角,本文从小城镇和乡村发展的视角研究中国城镇化空间模式问题,以期为促进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镜鉴。
三、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 主要结论
第一,随着都市圈发展由成长阶段迈向成熟阶段,其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式极化”向“多中心式集聚”转变。促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优化都市圈城镇空间结构,促进都市圈多中心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二,在都市圈“多中心式集聚”发展阶段,城区城镇化转向都市区化,城市对外围乡村的发展带动作用增强。促进都市圈中的大都市区、都市区、小都市区发展,有利于发挥多层级中心城市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在更大范围的空间上促进城乡融合和乡村发展。
第三,通过加强交通网络建设等措施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小城市借力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要突出大城市的引领作用,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多中心化发展,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
(二) 政策建议
第一,在将城市群、都市圈相继作为细化区域政策空间单元之后,应进一步将都市区作为区域政策的重要空间单元。以都市区为载体打造城乡共生的生产生活空间,促进城乡融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二,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优化城镇化格局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方面,要推动毗邻城市的小城镇和县城融入(大)都市区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一些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具有发展潜力的县城发展为小城市、形成小都市区,增强县城连接城乡发展的枢纽作用。
第三,积极利用大城市周边小城市、小城镇疏解大城市的功能。把大城市的一些优质资源向周边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推动都市圈的人口和产业合理布局,避免过度集中于中心大城市。
第四,以都市圈为主要载体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不同层级中心城市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近年来,中国省会城市和省会大都市区发展迅速,与大都市区优先发展规律一致。但也应该看到,中国省会大都市区迅速发展导致一些非省会城市和都市区发展相对滞后,应促进都市圈的次中心城市发展。
第五,适度扩大县城规模、提升县城功能,促进县域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在突出市场力量和效率原则,促进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大城市和中心城区集中以增强其发展带动作用的同时,要支持县域产业发展、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升,适度扩大县城规模、提升县城功能,为县域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载体。
四、研究、写作、投稿、修改过程和心得体会
作者在承担地方政府尤其是县域政府部门委托决策咨询课题,与政府部门领导交流和实地走访调研中发现,借力城市经济的辐射作用,促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梳理已有研究发现,关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如何推动乡村发展以及县城在其中的作用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以上是本研究的主要动因。本文的研究涉及大规模地理计算问题,为解决传统GIS软件基于图形界面进行地理计算的束缚,作者通过学习《Geocomputation with R》等著作中的方法和技巧,利用R语言强大的高级地理空间统计、建模和可视化功能,解决研究中的地理计算问题。这使得本文的构思、研究和写作花了近两年的时间。
本文投稿至《中国农村经济》后,审稿专家对文章逻辑框架、理论分析、逻辑推理、实证检验等方面,给出了富有启发性、建设性的改进意见,经过多轮修改和完善,文章的逻辑更为清晰、内容更为丰富。在文章校对阶段,编辑老师细致、专业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文章的规范性、严谨性和可读性。在与审稿专家和编辑老师的交流过程中,作者深感他们的认真、严谨和辛勤付出,并在他们身上受益良多。在此,作者对审稿专家和编辑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