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周超,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实验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家兴,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米运生,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献来源:《中国农村经济》2024年第9期
摘要:本文收集 2016-2022 年中国农业上市企业数据和人民币汇率波动数据,并根据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构建不对称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农业产业链的外汇风险暴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发现: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外汇风险暴露在人民币汇率不同波动方向上呈现不对称特征;外汇风险暴露在农业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分布呈递增趋势;农业产业链在人民币汇率贬值时呈现有利的外汇风险暴露;在人民币汇率升值时则呈现不利的外汇风险暴露,且主要体现在加工流通环节。本文进一步分析创新能力、金融对冲和经营对冲对中国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外汇风险暴露的影响,发现: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要素供给环节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金融对冲显著降低其外汇风险暴露,种植养殖环节企业的经营对冲显著降低其外汇风险暴露,加工流通环节企业的创新能力、金融对冲和经营对冲显著降低其外汇风险暴露;当人民币汇率贬值时,要素供给环节企业的经营对冲显著降低其外汇风险暴露,种植养殖环节企业的金融对冲显著增加其外汇风险暴露,加工流通环节企业的金融对冲和经营对冲分别显著降低和增加其外汇风险暴露。本文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背景下,认识和防范中国农业产业链的外汇风险既要考虑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也要考虑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异质性。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价值
自1971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各国汇率制度逐渐由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的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弹性显著增强。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的汇率频繁波动会广泛影响该国经济的各领域,农业部门也不例外。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同时具有显著的弱质性特征,抗风险能力弱,因此,浮动汇率制下,与其他领域相比,深入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农业领域的影响尤为重要。“8•11”汇改以来,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日趋成熟,人民币汇率由过去以单边升值为主转变为双向波动的“新常态”,弹性显著增强。与此同时,中国农业领域对外开放程度稳步提升,农业市场主体参与全球分工的广度与深度也不断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日益成为影响中国农业产业链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农业产业链的外汇风险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密切相关,事关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强国建设。因此,深入研究农业产业链的外汇风险,对政府及农业企业认识和防范农业领域风险、确保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及推动新阶段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主要内容和边际贡献
(一) 主要内容
本文考虑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区分农业产业链上游要素供给、中游种植养殖、下游加工流通三个环节,以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农业产业链的外汇风险问题。首先,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背景下中国农业产业链外汇风险暴露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理论分析;其次,收集2016-2022年中国农业上市企业数据和人民币汇率波动数据,构建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二) 边际贡献
第一,本文根据“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构建不对称模型测度中国农业产业链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和贬值两个维度的外汇风险暴露,可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背景下认识和管理中国农业领域的外汇风险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第二,本文以产业链为研究视角,通过区分农业产业链上游要素供给、中游种植养殖、下游加工流通三个环节研究中国农业领域的外汇风险,有助于认识外汇风险在中国农业产业链的分布特征,并根据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异质性特征构建有针对性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最终提高中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第三,本文以微观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产品策略、财务策略和运营策略三个角度分别探讨企业创新能力、金融对冲和经营对冲等因素如何影响中国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外汇风险暴露,不仅可为认识和管理中国农业领域外汇风险提供有力的微观基础,还可为有效管理中国农业领域外汇风险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启示。
三、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 主要结论
关于中国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外汇风险暴露特征,本文研究有如下发现。第一,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和贬值时的外汇风险暴露呈现不对称特征。要素供给环节具有显著外汇风险暴露的企业占比在人民币汇率贬值时高于人民币汇率升值时;而种植养殖环节和加工流通环节具有显著外汇风险暴露的企业占比在人民币汇率升值时高于人民币汇率贬值时。第二,随着农业产业链中生产关系的递进,外汇风险暴露呈增大趋势,即加工流通环节中具有显著外汇风险暴露的企业占比最高,种植养殖环节次之,要素供给环节最低。第三,农业产业链在人民币汇率贬值时呈现有利的外汇风险暴露,在人民币汇率升值时则呈现不利的外汇风险暴露,且主要体现在加工流通环节。
通过从产品策略、财务策略和运营策略三个维度分析创新能力、金融对冲和经营对冲对中国农业产业链外汇风险暴露的影响,本文研究有如下发现。第一,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要素供给环节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金融对冲显著降低其外汇风险暴露;种植养殖环节企业的经营对冲显著降低其外汇风险暴露;加工流通环节企业的创新能力、金融对冲和经营对冲显著降低其外汇风险暴露。第二,当人民币汇率贬值时,要素供给环节企业的经营对冲显著降低其外汇风险暴露;种植养殖环节企业的金融对冲显著增加其外汇风险暴露;加工流通环节企业的金融对冲和经营对冲分别显著降低和增加其外汇风险暴露。上述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创新能力、金融对冲和经营对冲等对其外汇风险暴露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二) 政策建议
第一,政府应加快农业产业链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建立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风险分担机制。第二,政府应重视人民币升值对农业产业链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影响,引导农业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中国农业产业抵御外汇风险的能力。第三,政府应鼓励农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院所、高校与龙头企业合作进行集成创新,加快农业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提升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第四,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外汇衍生品市场,加强外汇风险的宣传和引导,引导农业企业秉持外汇风险中性理念,增强外汇风险管理意识,从而提高中国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品管理外汇风险的意识和效率。第五,农业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应考虑不同国家之间汇率变化和经济环境的异质性,聘请具有丰富跨国经营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以提升对外汇风险的经营对冲效果。
四、研究、写作、投稿、修改过程和心得体会
本文选题源自三位作者对公司金融、国际金融、农村金融和农业产业等领域研究问题的长期关注。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和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外汇风险已成为中国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风险。本文作者通过阅读相关领域的大量文献,经过多次深入探讨,认为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国农业产业链的外汇风险问题,以便为政府和农业企业认识和防范农业领域风险、保障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及推动新阶段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可能的政策启示。本文选题由此而生。
本文在写作、修改和完善过程中充分汲取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本文曾入选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23年会、第十七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广东经济学会中青年委员会学术论坛(2023年夏季季会)等学术会议并做汇报交流。在论文汇报期间,多位点评专家曾对论文的完善提供了一系列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作者在这些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修改,以提高论文质量。在此,本文全体作者向相关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其次,本文向《中国农村经济》投稿后,经历了严格、严谨、细致的评审流程。在外审环节中,多位评审专家以高度的专业性和责任感,围绕论文选题的新颖性、理论分析的深度与广度、实证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论证过程的逻辑性与严密性,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细致诊断与严格把关。他们不仅指出了论文中的亮点与创新,更提出了大量中肯且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了全面而有效地回应评审专家的意见与建议,本文作者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累积撰写了超过一万字的详尽修改说明。这些修改说明不仅深入剖析了我们对专家意见的理解与接纳情况,还详细阐述了我们在修改过程中所做的具体努力与调整,包括但不限于理论框架的完善、实证数据的补充与重新分析、论证逻辑的强化等。同时,我们也坦诚地讨论了现有数据的局限性与不足。本文在外审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多轮修改和打磨,论文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此,本文全体作者特向审稿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在本文修改的最后阶段,编辑部的老师们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对论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审阅,并在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给予了诸多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这些宝贵的意见为我们提升论文质量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本文全体作者特向编辑部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