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
THE CENTER FOR COUNTY DEVELOPMENT RESEARCH
李小云、马彦军:《政府与市场——项目制下的中国乡镇产业发展》

图片

李小云、马彦军 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一、作者简介

李小云,1988年3月生,宁夏海原县人,2019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县域经济、政治经济学。曾于2015年发起成立清华大学学生县域经济研究会,并担任第一任、第三任会长,奔赴山东、安徽、湖北、河北、浙江、四川、福建等省份开展调研。曾就职于宁夏发展改革委,现就职于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在《当代经济研究》、《华东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季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1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全文转载,著作有《山河万里行:县域经济研究》。

马彦军,1994年1月生,甘肃陇西人,2019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曾荣获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清华大学社会实践金奖个人等众多荣誉。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篇。现就职于甘肃省交通运输厅。


二、书籍简介

求治之道,莫先于富民。聚焦乡镇产业发展,本身就意义重大,关乎长远。

文章合为时而著。为了反映项目制对中国乡镇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我们历时3年完成了这本经济学著作。书中记录了中国基层产业发展经验和成就,审视基层经济格局变迁中的国家力量,在产业与项目关系上进行了理论化的研究和思考。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思考,构成一种对项目制基层实践的提问,深入接触实践并弥补理论与实践分裂的一种研究策略。作者把研究做在中国乡村的广阔舞台上,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寻找中国经济发展最真实的故事。

该书提出并系统论证了“经营产业型治理”的理论概念,厘清了项目制在基层运作的内涵与外延,阐述了基层政府发展产业的制度设计,对于剖析中国基层经济社会、解读政策运行逻辑、阐述怎样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国小农条件下的农业现代化,群众自发探索下的内生型工业化,均出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何实现上述乡镇产业“规模从小到大、市场由内到外、产业由散到聚”的转变,政府实施的一系列项目和战略对促进这些转变起了重要作用。项目制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正以其巨大的制度能量和制度抱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领乡镇产业发展,引导产业项目下移,成为塑造产业发展路径的重要政策工具。
从理论维度来看,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学者尝试使用根植于西方政治制度中的政府-市场二分的分析框架,指出经济增长独立于政府,政府的作用是中性的。但是,在面对中国党政体制时,我们不能忽略政治本身对经济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不是外在于市场经济,而是在市场经济内部发挥作用。因此,“以经济论经济”的局限性愈加显现。以项目为政策工具的资源重新分配方式,以及在此类与政治目标深刻勾连的经济发展任务等,都在指向一个孕育极大能量,而又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从实践维度来看,在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中央政府参与经济可以依靠央企,县级至省级政府可以依靠国企,央企和国企作为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可以与其他民间市场主体竞争,但是在乡镇一级政府没有可以依赖的专业经济组织,项目制这一政策工具在乡镇产业发展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谋划和储备项目成了地方政府重要经济行为。通过实施具体的专项项目,得以实现政府的政治目标、经济目标。中国乡镇产业发展既有自发的成分,也是政治引导过程的一个部分。项目制这种经济体制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本身它会对经济进行软约束,也就是说政治本身是有经济产出的。
进而,为什么要讲中国项目制这个故事?为什么中国发展经济要用项目制?对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有什么意义?各地为了发展产业,通过项目制的政策工具出现了哪些制度建设,使得政府行为具有明显的“经营地区产业做大做强”的意志。
全书的分析论证建立在基层一线的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基础之上,并坚持政治与经济相结合分析问题,最大程度结合了中国国情,展示了政治经济制度的运作流程。全书从项目制视角透视中国乡镇经济地理,洞悉产业起源、发展和繁荣,观察地方政府在筛选产业、培育产业、营造产业发展环境、提供公共产品上的作为,展现中国乡镇经济发展的历史纵深。基层政府通过项目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经济活动。这种参与还伴随着政府制定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搭建的平台、提供的协调服务等,充分表明基层政府具有“经营”产业的行为倾向和制度体系。通过“竞争-分配”式双向配置和项目运营类型学两个分析逻辑总结出“经营产业型治理模式”和中国经济的垂直结构,并归纳总结了项目制下八种政府协调方式、四种政府干预类型、三种政策模式等概念,并对中国经验与其他发达国家经验进行深入比较,对中西部不同乡镇发展经济、谋划产业项目进行了深入思考,系统回答了项目制下中国地方政府如何“驾驭市场”,对揭示中国政府如何发展经济,提供了“置身事内”的视角。

三、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导论
历史视野中的项目制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类型学下的多案例比较研究
第三部分 农村产业发展与项目实施
云州乡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研究
陈集镇产业扶贫树莓项目研究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项目进村的有效性研究
第四部分 工业镇产业发展与项目介入
传承与创新:高阳县纺织业发展研究
自我发展与政府规划:庞口镇农机配件产业发展研究
从弱小到集群:石门桥镇产业发展历程研究
服务与规制:辛集镇皮革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自发与扶持:高沟镇工业发展历程研究
招商引资与人为市场化:汉川市新河镇乡镇工业发展
第五部分 项目制与经济发展访谈
中国地方政府项目谋划、储备与管理
关于项目制基层实践的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村干部群体特征及发展经济能力研究
第六部分“竞争-分配”式双向配置与经营产业型治理
“竞争-分配”式双向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
经营产业型治理及跨国经验比较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