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吕炜,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凡盼来,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文献来源:《中国农村经济》2024年第3期。
摘要:促进本地农户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本文基于2010-2020年县级层面数据与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增长效应和分配效应的双重视角探究城镇化对本地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显著提高了本地农户的收入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城镇化放松了要素流动约束,加速了经济要素流动,促使本地农户重新配置劳动力要素和土地要素,进而提高本地农户收入水平。此外,从收入分配的视角看,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本地农户和初始资源禀赋较高地区的本地农户从城镇化中获益更多;在研究时期,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本地农户内部的收入差距,本地农户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现象凸显。本文研究为新型城镇化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镇化;资源配置;本地农户收入;收入差距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价值
2020年,中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的宏伟目标。然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难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其中,如何持续提高本地农户收入水平是一个重要话题,持续提高本地农户收入水平不仅是缓解相对贫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推动农户就近就业,实现“离土不离乡”,对促进乡村振兴和提高农户幸福感均具有重要意义。“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如何实现城镇化真正惠及本地农户,使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红利,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与研究。
二、主要内容和边际贡献
本文基于2010-2020年县级层面数据与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简称CFPS)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论证城镇化对本地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城镇化对本地农户内部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研究对象来看,现有文献更多以流动农户为研究对象,探究劳动力的空间再配置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石智雷和杨云彦,2011;王湘红等,2012;宁光杰,2014),而对本地农户关注较少,本文以本地农户为研究对象,探究城镇化对本地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丰富现有研究。第二,从城镇化的作用来看,现有研究大多分析城镇化如何影响地区经济增长(黄亮雄等,2021)和不同城镇化推进模式对环境治理的异质性影响(邵帅等,2019),还有部分文献以农村和农户为研究对象,考察城镇化对农业发展(钱陈和史晋川,2007)、农户家庭教育选择(陈沁和袁志刚,2013)和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陆铭和陈钊,2004;孙永强和巫和懋,2012;万广华,2013)。而本文从本地农户要素再配置角度出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揭示城镇化影响本地农户收入水平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城镇化对本地农户不同类型收入和本地农户内部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第三,从城镇化水平指标构建的层级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在地级市层级构建城镇化水平指标(万广华,2013;邵帅等,2019;黄亮雄等,2021),本文使用夜间灯光数据构建县级层面的城镇化水平指标,细化了现有研究。
三、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城镇化有助于本地农户收入水平提高,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仍然成立。城镇化通过推动本地农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在地区内部重新配置,影响本地农户收入水平。具体来说,一方面,城镇化促进企业集聚和非农产业发展,推动本地农户非农就业,从而提高非农就业的本地农户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城镇化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和农业机械化,进而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本地农户的收入水平。城镇化对本地农户收入水平的作用受到本地农户人力资本水平和地区初始资源禀赋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时期,城镇化虽然提高了本地农户的收入水平,但是本地农户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现象凸显。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得到以下政策启示。第一,进一步推动县域城镇化,使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福利,以促进本地农户收入水平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县域城镇化对本地农户收入水平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要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使经济发展惠及本地农户,真正实现农户“离土不离乡”。第二,本文的研究发现,城镇化通过促使本地农户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在区域内重新配置,提高本地农户的收入水平。本地农户要素再配置是影响其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进一步放松对农户要素流动的限制,加快农户要素再配置进程。第三,县域城镇化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可能会对农村内部收入分配状况产生负面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较高、健康状况较好以及位于初始资源禀赋较好地区的本地农户在城镇化过程中获益更多。因此,应加大对弱势本地农户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大教育领域和医疗领域的扶持力度,提高弱势本地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和物质资本水平。政府应加大初始资源禀赋较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降低城乡之间的信息交流成本,以此来对冲县域城镇化可能导致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