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东平,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保障专业博士研究生,农村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田北海,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农村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文献来源:《中国农村经济》2024年第1期。
摘要:本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主观福祉效应为分析视角,依据2021年湖北省7个地级市1036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能够显著提升农户的获得感。在利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缓解模型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还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教育服务可及性、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劳动就业服务可及性的获得感提升效应较为突出,公共文体服务可及性则没有显著提升农户的获得感。在作用机制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可以通过增进农户的生活福祉和公平认知提升其获得感。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一般农户相比,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脱贫户获得感的提升作用更大;与低财政投入水平的村相比,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的提升效应在高财政投入水平村更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审视并理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在推动共享发展进程中的政策效应,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农户民生福祉、实现共享发展提供证据支撑。
关键词:获得感 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 生活福祉 公平认知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可见,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是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和获得感的重要方式。在《“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等政策文件的推动下,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满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国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和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均衡问题还比较突出,民生福祉建设的重点仍然在农村。
现有文献围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测度评价和民生福祉效应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学者们往往从供给视角出发,采用财政投入、公共服务覆盖率、某项基础设施的人均供给水平等指标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进行评价。然而,从需求视角出发,评价基本公共服务获取与利用的实际状况的研究则比较少。第二,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观福祉效应的评估主要围绕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两个维度展开,而涉及获得感效应的研究则付之阙如。第三,现有研究多以基本公共服务具有普惠性这一前提为基础,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对个体主观福祉的同质性影响,忽略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因国家战略需要和政策执行偏差等而引发的非均衡现状。
为此,本文基于湖北省1036个农户样本的微观调查数据,引入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这一概念,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这对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和提升农户主观福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从微观层面出发,考察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的影响,并分别考察不同类型的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的具体影响,弥补了相关微观实证研究的不足;第二,在理论机制上,本文从增进生活福祉和公平认知两个维度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影响农户获得感的相关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第三,在研究视角上,本文考虑了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在不同类型农户和不同财政投入水平的村庄中的现实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农户主观福祉的非均衡影响,能够为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提供决策依据。
二、概念界定、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概念界定
本文将基本公共服务界定为政府部门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而提供的、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各类公共服务,具体包括公共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劳动就业服务和公共文体服务四种类型。本文用农户实际获得的基本公共服务度量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程度,以此考察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的实现程度与农户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契合度。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结合具体社会情境,获得感实质上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多寡以及对这种成果享受的主观感受和满意程度。从需求得到满足的社会性条件看,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多种需求的客观性满足以及对这种满足的主观评价是个体获得感生成的核心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农民群众对能够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福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解决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是其中的关键。
本文认为,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切实解决农户对民生服务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农户的获得感。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与农户的医疗、教育、就业、文化等生存和发展权益密切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的提升有助于解决农户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提高农户的生活福祉,奠定获得感生成的客观物质基础,进而实现农户生活福祉和获得感的提升。另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是通过社会再分配确保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的提升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增进农户对公平的认知,满足获得感生成的主观心理条件,进而提升农户的公平认知和获得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说:
H1: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的提升能够增强农户的获得感。
H2: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能通过增进农户生活福祉提升农户获得感。
H3: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能通过增进农户公平认知提升农户获得感。
三、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课题组2021年5月至8月在湖北省开展的实地调研。课题组根据地理位置将湖北省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调查遵循多阶段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原则,共收集有效问卷1254份。考虑到公共教育服务的人群适配性,本文删除了家中无义务教育及高中(中职)学龄段子女的农户样本。在对各变量的缺失值、异常值等进行处理后,最终获得了包括1036个有效观测值在内的基准样本。
(二)模型设定
为了有效识别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的影响,需要解决反向因果关系、遗漏变量、选择性偏差问题和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首先,本文利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缓解模型内生性问题。其次,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不同处理水平下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影响的净效应,纠正可能出现的选择性偏误。最后,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和剔除样本,再次检验基准回归结论的稳健性。
(三)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获得感来自个体需求的社会性满足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认知和体验(满足感),故本文主要从实际收益角度衡量农户的总体获得感。
2.核心解释变量。本文选取涉及范围广、普惠性程度高的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和公共文体四种类型服务的农户实际获取和利用水平来度量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并借鉴Sarma提出的平均欧几里得距离法,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指数。
3.控制变量。本文控制了可能影响农户获得感的其他变量,包括受访者的年龄(及其平方项)、性别、受教育程度、党员身份、主观社会地位,家庭的收入水平、健康负担、关系网络,村庄的财政投入、村庄属性等。
4.工具变量。本文通过引入地区平均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地区人均公共预算支出两个工具变量,对潜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修正。
5.作用机制变量。本文将生活福祉和公平认知作为机制变量,以进一步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影响农户获得感的作用机制。
四、实证结果
(一)基准回归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后,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具有正向影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能够明显增强农户的获得感。为此,本文的假说H1得到了验证。具体来看,公共教育服务可及性、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劳动就业服务可及性均对农户获得感具有正向影响,但公共文体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的影响在统计上不具有显著性。
(二)作用机制检验
1.生活福祉的耦合效应。基于KHB方法的估计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具有正向影响,且直接效应占主导地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有助于改善农户的客观生活条件、提高农户的生活满意度,进而促进农户获得感的提升。至此,假说H2得以证实。
2.公平认知的诱致效应。基于KHB方法的估计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具有正向影响,且直接效应占主导地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有助于增进农户对自我获得状况和社会分配环境的公平认知,进而提升其获得感。至此,假说H3得以证实。
(三)异质性分析
1.基于农户类型差异的分样本估计。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脱贫户和一般农户的获得感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脱贫户获得感的提升作用更大。
2.基于村财政投入水平差异的分样本估计。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的影响在高财政投入水平村和低财政投入水平村具有显著差异,村庄获得的财政投入越多,该村的公共服务可及性水平越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的提升效应越明显。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具有显著的获得感提升效应,在利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缓解模型内生性问题和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第二,公共教育服务可及性、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劳动就业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的提升作用较为突出,公共文体服务没有显著提升农户的获得感。第三,机制分析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能通过增进农户的生活福祉和公平认知,促进农户获得感的提升。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从农户类型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脱贫户获得感的提升效应更大;从村庄财政投入水平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户获得感的提升效应在高财政投入水平村更为明显。
(二)政策启示
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农户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等民生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成为影响农民获得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党和政府需要聚焦农户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稳步提升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不断改善农户的生活福祉,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而提升农户的获得感。具体而言,首先,要持续推进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逐步消除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间、区域间、人群间的实际差距。与此同时,要提高农户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知晓度和利用率,切实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最后一公里”问题。其次,要以提升农户获得感为导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评价标准,弥补现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需求侧的忽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切实解决农户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为提升农户获得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社会心理条件。
六、研究心得
写作这篇论文的最初想法萌生于2021年疫情期间在湖北省内各地市开展的课题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当问到农户类似主观幸福感等问题时,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多数脱贫户的主观福祉水平较高,而一般农户则表现出明显的不满情绪和不公平感。具有社会保障学科知识背景的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因福利分配不均造成的,即通常所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随后在与多位农户的深聊中,我逐渐了解到,在农户物质生活条件取得根本性改善的基础上,他们的需求关注点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而是对农村医疗、教育、养老、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有着更强烈的诉求。于是,我们便确定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为切入点,去探讨农户的获得感问题。基于这一思考,我于2022年下半年完成了论文初稿,在课题组开会讨论修改后,并尝试着投稿。经历2次投稿失败后,我开始反思论文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随后便着手对论文进行大修,重构了论文的分析框架,并采用更为严谨的计量方法讨论修正实证模型潜在的内生性问题,自我觉得满意后便尝试着向《中国农村观察》投稿。令人欣喜的是,在一个月后便收到了返修意见。同时令人发愁的是,看到从头到尾的返修意见,意味着接下来是不小的工作量。但从整个发表流程来看,这仅仅是开始。期间经历大小返修近10次,大到论文的谋篇布局、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小到文献引用、表述措辞和标点使用,整个过程中审稿专家和编辑们的专业细致让我十分敬佩,也深刻体悟到期刊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带给我学术研究工作的正向激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次的返修后,文章最终得以录用发表,真可谓是修得“满篇红”,方得“满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