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田先红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年12月
一、作者简介
田先红,江西赣州人,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县域治理、农村政治学、基层信访政治等领域研究。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和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特聘教授。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二、作品简介
本书基于鄂、浙、粤、川、豫等多省农村的田野调查,采用国家性与地方性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国家塑造农民上访的过程和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当代中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探寻国家治理的深层密码,描绘中国国家特性,总结国家构建的微观经验和机制。本书尝试提出“复合型国家”的建构路径,认为当代中国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复合型国家:一方面,国家越来越注重引入和创建现代治理规则;另一方面,传统规则仍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传统规则与现代规则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和塑造国家治理的形态,在形塑国家建设的“中国道路”的同时,也为中国迈向现代国家之路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三、精彩书评
在宏大的叙述中,农民往往是时代的遗忘者。现代工业主义和世俗文化迅速席卷而来,农村无疑是被动地裹挟其中。在开放和发展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底层民众的生存逻辑难以用个人自由发展的“现代性”来解释,谋求生存、代际传递和面子人情,仍就构成了底层民众精神世界的内核。当农民开始走出田野时,发现现代社会的速率和节奏催促而来,需要追赶才不至于被遗弃、掉队。流动者所带回的讯息,以及由媒体所塑造的外部想象,犹如一个潜伏的阴影,笼罩在农民生存的意义世界之上。不仅仅是农民个体历经此种遭遇,村社也在深刻地变革。在全能主义国家退却之后,失去传统权威和强政治意志控制下的乡村,充斥着失序、混杂和困顿,逐渐褪去了往日的亲熟和温情。这些无不昭示着转型过程的急促,而转型必然带来不适和阵痛,例如,农民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四、全书目录
自序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回顾与再出发
三、分析框架:国家性与地方性
四、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五、篇章结构
上篇 农民:求助国家
第一章 国家、宗族与农民
一、个案梗概
二、家族政治与农民集体上访的若干面相
三、农民集体上访中的家族与国家
四、进一步的拓展讨论
五、余论
第二章 国家、阶层与农民
一、抗争政治的研究进路
二、阶层政治:一种新研究进路的尝试
三、阶层分化、精英结盟与分利秩序
四、重构利益分配格局:底层上访的动力
五、从个体之气到阶层之气:底层上访的演化
六、收买、压制和利用:上层精英应对底层上访的策略
七、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国家、派系与农民
一、案例概况
二、派系动员与上访事件的展开
三、派系竞争中的上访
四、派系上访的组织机制
五、派系上访的特征
六、结论与讨论
下篇 国家:嵌入农村社会
第四章 国家、 土地与农民
一、利益政治分析框架的提出
二、土地股份制与村集体地利分配
三、地利分配失衡与农民上访的兴起
四、农民上访的路径与策略
五、农民上访与地利分配政策的调整
六、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国家、 村庄与农民
一、案例概况
二、上访的缘起与事由
三、上访的事件——过程
四、上访的后果
五、国家、基层干部与农民上访
六、小结
第六章 国家、生活与农民
一、生活政治研究的转向
二、国家与(社会) 生活:一个分析框架
三、上访案例梗概简介
四、生活共同体的衰微与国家介人
五、生活冲突与抗争
六、国家吸纳生活政治
七、进一步的讨论
八、结语
结语
一、国家自主性与农民上访
二、国家与农民上访的区域差异
三、社会中心、国家中心与社会中的国家
四、基于中国经验的国家理论:复合国家的构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