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
THE CENTER FOR COUNTY DEVELOPMENT RESEARCH
胡凌啸、王亚华: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球视野与中国方案

作者简介:胡凌啸,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亚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

文献来源:《改革》2022年第12期。

摘要:纵观全球,小农户仍然是数量最多的农业经营主体,他们为保障全球农产品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全球化大市场的冲击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作为全球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小农户问题既有全球共性,又有“大国小农”国情下的独特性。中国的小农户整体上具有数量庞大、类型分化、区域差异突出的特征,农业生产活动已具备现代属性。从中国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出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大体系”和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构想看,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应该依据以上构想,把处理好小农户与“三大体系”的关系,以及将小农户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作为核心内容。中国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探索有利于为解决全球小农户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同时也将成为开启“大国小农”现代化路径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小农户;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充分考虑“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自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以来,学者们相继开展研究,致力于为小农户找到有效的衔接之路。已有文献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是欠缺国际视野下的小农户问题认知,过于强调小农户问题的中国属性,忽视了小农户问题在全球具有的一般性特征;二是对中国小农户当前的发展实践把握不够,未能充分认识到小农户农业生产活动已具备现代属性;三是对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讨论往往择其一点,使得在认识方面呈现一定程度的“碎片化”,未能提出系统把握二者衔接内涵的完整框架。


一、小农户问题的全球性及其在中国的独特性

从国际视野来看,应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小农户发展演变的问题并非中国所独有。“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小农户发展演变问题在中国语境下的表达,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一表述背后的本质问题,而非强调这一问题的中国属性。

(一)解决小农户问题对全球农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 小农户在全球农业中的数量规模和生产贡献

全球72%的农户经营着不足1公顷的土地,且其中大部分远低于1公顷,生产面积小于2公顷的农户占到84%,超过5公顷的较大规模农户只占6%左右。据测算,小农户虽然只经营着全球12%的土地,但贡献了全球36%的粮食产出,而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80%。

2. 全球小农户发展面临的共性难题

一是对新技术的采用不敏感,生产的现代化进程滞后。小农户占有土地、装备等资源少,土地细碎化又导致其组织成本高、融资能力弱,发展现代农业的先天条件和动力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技术壁垒高、难以集约化经营,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是较难参与全球农业价值链,经营的市场化程度偏低。由于小农户在投入、生产和加工,一直到营销和消费的整个过程中通常只参与了前端的生产过程,因而很难获得全球价值链的增值利益。。

3. 小农户问题在各个国家的不同表达

规模的大小具有相对性,由于不同国家资源禀赋各异,其经营规模差别很大,所谓的规模大小应针对本国自身情况而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各个国家都会面临小农户或小农场问题,只是内涵有所不同。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小农户问题更加突出,也更加复杂,既涉及小农户自身的生存问题,又关乎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问题。而对于高收入水平国家,国内小规模农场已经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面临的更多是发展问题。

(二)认识小农户问题与中国国情的密切关联

1. 人口规模巨大和城镇化进程复杂的基本国情

即使中国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仍会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以在户在地和在户不在地形式存在的小农户依旧是最大群体。由于城镇化进程受制于众多因素,中国小农户问题表现出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双低”特征,增加了解决小农户问题的难度。

2.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不断探索的历史过程

大国小农背景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没有欧美的农业自然禀赋,小农生产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客观存在,如何规避日韩农业供给能力不足、自给率不断下降的东亚小农发展困境,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历史任务。

3. 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小农户的内生关联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演进发展依赖于小农户的动态演化,在小农户群体并未充分被城镇化和工业化所吸纳的背景下,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农户和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将表现出“在发展中微调以相互适应”的特征。

4. 小农户是中国农耕文明传承和延续的载体

小农户作为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载体,让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区域特点、良好教化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发扬光大,是助推文化振兴的主力军。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乡村文化、农耕文明,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事。


二、小农户在中国的发展实践

在讨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之前,应首先把握小农户在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

(一)小农户在中国的发展特征

当前,中国仍然存在数量庞大的小农户群体,但已出现明显分化,不同地区的小农户因资源禀赋差异在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上呈现不同特征,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1. 小农户在数量上依然庞大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16年中国小农户数量超过2亿,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从事小规模农业生产的小农户数量依然庞大,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2. 小农户在类型上明显分化

小农户群体内部出现了纯农户(农业收入占80%以上)、农业兼业户(农业收入占50%~80%)、非农兼业户(农业收入占20%~50%)和非农农户(农业收入占20%以下)等不同类型。

3. 小农户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中国地域广阔,东西跨经度近60°,南北跨纬度约50°,自然资源与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地理区域,也决定了各地小农户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了当地农业经营特征以及小农户发展方向的差异性。

(二)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活动已具备现代属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活动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现代属性。

1. 生产的科技投入程度不断增强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小农户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程度不断增加。中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2020年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

2. 小农户的市场参与程度显著增加

现阶段小农户具有较高的市场参与度,体现为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升。从农产品产后情况来看,小农户的生产决策目标已转变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生产结构。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普遍达到90%左右。

3. 小农户的社会化组织化特征明显

中国各地区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多种社会化服务方式,涉及育秧、耕作、插秧、植保、收割、脱粒、烘干等各个生产环节。通过国家补贴和技术支持,小农户融入社会化大生产中,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

4. 小农户的人力资本积累明显改善

中国在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方面的持续努力以及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使小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不断增强,人力资本明显提升。

总之,中国的小农户整体上具有数量庞大、类型分化且区域差别大的特征,从农业生产活动看已经基本脱离传统小农自给自足的特征和相对封闭的生产属性,能够应用或借助现代科技装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生产资料依赖于市场购买,生产的产品高度商品化,呈现更高的开放性。


三、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内涵界定及其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

中国提出的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制度设计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是一个有利于小农户全面发展的完整系统。

(一)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内涵界定

为发展现代农业,中国提出了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设想,并以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为重要保障。由此,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即处理好小农户与“三大体系”的关系,将小农户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以更好地保护其利益。

1.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要推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帮助小农户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替代传统生产要素,让他们成为具备现代经营理念、使用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的现代农业经营者。一是能够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二是能够利用适宜的技术装备,三是能够应用前沿的数字技术。

2.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要通过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引领带动小农户发展。一是推动小农户改造提升,二是推动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以多元主体合作的形式实现不同要素的最优化配置,可以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优势。

3.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要推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核心是帮助小农户适应消费需求的多元化演变趋势,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中立足,尤其是在产业链全球化背景下,帮助小农户更好地融入大市场。一是推动小农户优化生产结构,二是推动小农户提升农产品品质,三是推动小农户更顺畅地参与农产品流通。

4. 小农户与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在处理好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之间关系的同时,要格外重视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以提高小农户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根据当前小农户的收入结构特征,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要找准发力点。一是支持小农户提高经营性收入,二是支持小农户提高工资性收入,三是提高小农户的转移性收入。

(二)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体制机制障碍

强化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关联,突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对小农户的保障,关键是要克服相关体制机制障碍。

1. 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机制不畅

小农户户均经营规模小,以农业服务为载体将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其生产过程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但是,现阶段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仍显滞后,制约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一是服务主体为小农户服务的动力不强,二是面向小农户的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三是面向小农户的服务手段落后。

2.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小农户的路径受阻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小农户在生产要素组合配置上有了更为多元的选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带动小农户方面仍面临困难。一是小农户改造提升的动力不足,二是小农户的提升发展遭受外部约束,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能力不强。

3.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吸纳小农户的基础欠缺

小农户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组织成本高,在生产结构优化和产业链条延伸上面临诸多困难,与大市场衔接的矛盾更为突出。

4.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对小农户的增收效应偏弱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保障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通过构建完善的支持保护体系可以提高小农户的收入,也有利于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现有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有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偏好,扶持小农户以及对小农户的增收效应并不突出。


四、构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良好运行机制

我们既要把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放在国民经济发展背景下布局,又要将其放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谋划。

(一)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思路

对小农户本身以及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过程要有动态化的认识,在农户分化背景下树立分类别培养的理念,并采取针对性的扶持方式帮助二者实现衔接。

1. 动态化认识

小农户将会在中国长期存在,但不能就此忽视发生在小农户群体内部的明显分化,这要求对小农户分类思考、区别认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技术进步、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演变等,小农户群体将会不断出现新的变化,要用动态调整的思维来研判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问题,及时更新小农户群体变化下的衔接思路和实施方案。此外,决不能武断地“一刀切”,要系统处理好“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与“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

2. 分类别培养

在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中心,既要注重增进农户的总体利益,又要关注不同群体的利益平衡。要顺应小农户的分化趋势,在小农户自愿选择不同发展路径的基础上,为分化后的小农户设计不同衔接方案。让那些愿意从事、有能力从事且能从事好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小农户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愿意退出农业生产、更好地从事非农经营的小农户能够放心地离乡离农,确保既不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又保障小农户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利益提升。

3. 针对性扶持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实现数量庞大的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需要强调政治重视、动态认识以及分类培养,并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避免对小农户“撒胡椒面”的支持,以及对小农户的“盲目支持”,要在充分把握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内涵和障碍的基础上做到对症下药,对分化的小农户针对性施策。注重加强对小农户的素质培养、能力提升、身份转换、功能拓展,注重支持小农户搭上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快车,分享发展红利。

(二)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实现形式

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正在形成,并且会长期存在。通过推动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合作关系,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主要形式。同时,还要通过构建收入支持体系加快小农户的增收速度。

1. 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带动小农户

要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为那些愿意从事、有能力从事且能从事好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小农户输入现代生产理念、现代管理方式和现代生产要素,使其成为更加专业、更有效率、更高收入的“发展型小农户”。应促进小农户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形成发展共同体。

2. 以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小农户

农业服务的蓬勃发展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大亮点,它不仅适应了“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而且实现了小农经营的升级改造,解决了小农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生产经营难题。一方面,要构建起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面向小农户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完备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近年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建、管理机制升级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并投入大量政策资源的历史机遇,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小农户提供农业服务的功能,让小农户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农业服务。

3.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结小农户

与庞大的市场规模相比,生产规模有限的小农户直接参与其中并不会得到市场的善待,通过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衔接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市场参与模式。从过去的实践来看,小农户直接与企业对接的方式对双方而言都存在较高的对接成本,需要平衡小农户与农业企业之间的联结关系。

4. 以构建收入支持体系富裕小农户

通过构建收入支持体系完善小农户收入提升机制,能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条件。应以保障农民收入为指向,通过完善优化补贴、金融、保险等政策形成小农户的收入支持体系。一是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二是为小农户提供更健全的金融服务,三是更加重视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